欢迎您访问纳米教育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年学员心得

【我的2021注考之路系列征文】之七 —— 7200字雄文 | 诸“十”具备,唯欠东风

2022-02-15 16:44:24 作者:

分享:

【写在前面】给各位送上一篇难得的经验帖——这样一条注考之路,可能是大部分人走过或者即将走上的注考之路,普适性非常高,接地气的同时又覆盖到了复习的方方面面,写的用心,也是真心想把自己踩过的坑、受过的苦分享给大家(连偶然买到盗版纳米网课的事儿也如实“坦白”了)。墙裂建议今年的考生先收藏后看,从头开始照着做还来得及。

感谢十神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讲述自己的故事,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思来想去就从头说起罢。

作为一名注电小白,一开始并没想过自己会去考注电,只不过是被媳妇的碎碎念叨扰,16年考了基础,侥幸刚刚过线。随后工作的压力再也没有心思去重拾书本,直到20年突如其来疫情停工,令我有了萌生重考注电的想法。被“过来人”介绍报名了盗版网课,课上盗播的却是纳米的课程,虽然每天都坚持四个多小时的学习,碍于自己基础的薄弱和盗版网课的诸多弊病,20年难得的好机会,自己却铩羽而归。失利带来的自我否定一度令我灰心丧气,直到看到21年初四位学霸的公开课,特别是“杏”的经历,让作为小白的我有了同感,重拾了信心。随后分析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做题太少知识点没有完全消化、缺乏及时的答疑指导以及六十分万岁的侥幸心理。痛定思痛之后,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21年一定要顺利考过。

第一时间去报了纳米的全程班,但在试听一周之后,感觉全程班留给我做题时间太少,就转去了魔鬼班,并利用过年的时间赶上了魔鬼班的进度。

在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三月的第一次模拟考却让我傻了眼,原本信心满满的自己只考了二十分不到(满分五十分),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并没有让我一蹶不振,反而如醍醐灌顶般浇灭了以老考生自居的自我优越感。再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往往都是定位到了没用对,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多做题,通过不断刷题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思路。随后就是利用各种时间去做真题和作业题,通过各种错误不断完善笔记和标注,熟悉定位。大概七月初的时候,完成了第四遍真题和第二遍作业题,基本达到了真题过关的程度。在随后与老师的沟通中,十神建议我自己整理总结,于神建议我多下点功夫按照18年的难度来准备考试。两位老师的建议如今看来确实是至理名言,可惜自己当时太贪心,两样都做了,两样都没做完。在整理了两个章节的总结之后,耐不住寂寞去做了绿皮书,慢慢啃一个多月绿皮书后,还没啃完。

九月初开始了最后冲刺阶段,把真题案例和知识、魔鬼和提高班作业题、模拟考题又刷了遍,最后在疫情爆发的惶惶不安中参加了考试。

前面写了下自己的经历,希望能给同为注考人的你一些信心。下面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希望能给同为注考人的你一些帮助。

1、家人的支持最重要。

是的,你没看错,家人的支持是我觉得对注考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虽然我确实是因为受不了媳妇的碎碎念(不是说这种方式的支持)才参加注考的。但是当我决定考专业的时候,媳妇给予的理解和支持是我能够安心考试的坚实基础。在我失利的时候,不但没有怨言,还鼓励我不要灰心;在备考整整两年时间里,媳妇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带娃的任务,只为让我可以在下班回家之后学习,这也是我21年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考试的原因。我一直跟媳妇说,注册证上应该也印上妳的名字,而且还得在我前面,因为有妳一大半功劳。除了媳妇以外,我父母和闺女对我考试也很支持。父母知道我要考试,生活中有啥困难也不跟我提,反而在我媳妇出差或者生病的时候帮我照顾孩子。闺女知道我晚上要学习,虽然一直很想找我玩,但是看我在学习也从来不打扰我,每次也只是跟我约定说考完试了要陪她玩而已。我身边也有同事,想回家看书学习,奈何媳妇不乐意,只好装作在单位加班偷偷看书,每天很晚才回家,夫妻矛盾不断,日子很是辛苦。

2、参加培训班是唯一的捷径。

古诗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话虽如此,尚有唯一一条捷径与方舟,那便是参加一个好的培训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坦途。作为一个小白,凭借自己大学时候的基础,自学天大的教程侥幸通过了基础考试,面对专业考试却是行不通的。参加培训班的好处是你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有专业的人在作为向导带你走过注电的高山险壑,你是在一代一代注电人经验的加持下继续踏上征程,比起自学考试的人首先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顺便说下自己上盗版网课的感受吧,20年自己贪小便宜却吃了大亏,盗版网课的课程内容比纳米滞后一个月时间,中间还有缺失,视频清晰度差,更没有人给你答疑解惑。20年10月份都在进行冲刺的时候,我还在追9月份的课程;自己看视频学的东西只能是囫囵吞枣,根本不会运用,做题能定位到,但是一做就掉坑。现在想来也只剩后悔,倘若自己20年报了纳米,说不定一次考过了,何苦来年再折腾一回

自己参加纳米正式课程后的最大收益就是答疑,几乎全天都有老师在线回答你的问题,而且回答问题很快(群里提问的很快就回答了,但我爱私聊老师就要等)。我也不是劝你一定要上纳米,但是你如果想考过注电的话,真的要去上个培训班,特别是萌新。我自己觉得纳米做得真的很好,特别是十神,不但没有一点架子,还特别谦和,甚至谦卑得很多时候我都看不下去了。上课没听懂一定是老师的问题,做题没做对也是老师的问题,模拟题出太难了还是老师的问题;只要你愿意学习,真的是愿意为你倾其所有;学习学累了,倦怠了,还会给你进行心理辅导;这种待遇我能说什么,简直是性价比超值。

3、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上面介绍过唯一的捷径了,剩下的就只有时间的积累。我想对于每个注考人来说,考试不是最大的敌人,时间才是。怎么从工作、家庭中挤出时间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大家的问题,我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家人都已经支持成这样了;工作中能是能摸鱼就摸鱼;在上下班通勤的地铁或者出差的高铁上看一些网盘下载的视频;全年周末节假日午休,拿来刷题。基本上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三小时以上,周末过节在八小时左右。

学习总时长是考试分数的保证,分享一个自己总结的公式,可以用来评估下分数:

T代表你累计的有效学习时间(小时)

M代表某年考试的难度需要的时间(小时)

n代表复习了几年

举个例子,20年我大概复习了1000小时左右,20年考试的难度大概是1000小时,估计考试得分54~66,我最后考了56分。21年我大概复习了2500小时左右,21年考试的难度是2000小时,估计考试得分61~74,我最后考了68分。

碍于采集样本数量有限,上述公式仅供参考。

有学习时间计划安排的朋友,建议将自己刷真题的时间安排在七月份之前,因为这个时间刷题的人比较少,答疑的用户体验非常好,可以说是多个老师服务你一个。后期八九月份问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你被“临幸”的概率大大降低,用户体验有所下降。另外考试前一周不太适合继续刷题了,多留意群里和考试官方的动态消息,像我今年就遇到了考场考前更换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更换了酒店。

4、放弃侥幸,好高骛远。

在经历20年的失利之后,我反思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失败原因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侥幸心理。然而20年情况是通过分数线的人太多,官方采取一定措施之后,从过线的考生中又筛掉了一批。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最后筛掉的,但在下定决心要继续考试之后,我不愿重蹈覆辙。我将自己学习的分数目标定在了九十分,难度是17、18年的水准。

不得不说,在各种消息都在说21年难度与20年差不多,大家都在按19年水平准备考试的时候,自己这份决定挽救了自己,也坑了我。由于平日里做的复杂题多,特别是最后啃绿皮书,大大提高了我对复杂题的耐受力。考场上我的心态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有些轻敌,没有发觉出题人暗藏的玄机。上午案例还觉得轻松(后来证明自己轻敌,错失好几道简单题),下午的试题才让我觉得棘手,开始认真对待,还好没有大意失荆州。

根据21年考试的特点,出题人将难题从原来的大量复杂计算转为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考点,在减轻了考试计算量的同时却大大提升了对知识详细程度的考察,甚至对知识背后原理的探究。看似减负的同时,实际上对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又是进一步的提高,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备考22年的你,不妨给自己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好高骛远也未必是坏事。

5、三看七做十总结。

在整个学习的时间中,看视频听课的时间占三成,做题的时间占七成;从学习效果来说,看视频听课的收益是三成,做题的收益是七成,做总结的收益是十成。但是说这些的目的不是让你放弃听课,直接去刷题做总结,那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的。

看视频听课的内容是一切的基础,由于供配电考试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萌新起初都不会有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体系。通过看视频听课,可以帮助自己在空白的知识板块快速搭建起来一套知识体系。而且纳米针对性的会开展三轮复习记忆课程(魔鬼班是两轮),帮助你克服记忆正常遗忘带来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巩固知识。

听课一时爽,一直听课一直爽,但是光爽是没用的,你需要大量的做题。相比较于听课,做题花费的时间会更久,也是更痛苦的。特别是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常常会进入一种听课全明白,做题全懵逼(全掉坑)的状态。这个阶段会极大的考验你的信心和毅力,不用怀疑自己,耐心去做题,不会的就翻书回看视频,争取自己把每道题能啃出来之后再看解析,哪怕做错都没有关系,千万千万不要碰见不会的题就直接翻解析,因为做题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加深知识点理解,掌握知识的运用,只有通过自己动手思考后才能掌握知识,直接看解析是记不住知识点的。

再经过第一二遍痛苦的初级阶段之后,你会逐步适应做题的感觉,慢慢正确率也会提升,信心也会增加,剩下的就是坚持做题,提升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关于做题的次数老师也说了很多次了,真题五遍起步,作业题三遍起步。刚开始觉得这个数量有点夸张,如今回头看,真的就是起步标准。

最后是关于做总结。前面在讲自己经历的时候,十神建议我去自己做总结,可惜我只做了两章,并没有坚持下去。总结建议在学习的末期,冲刺阶段前完成,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远比我做绿皮书要来的更费时费事些。我以老师发的索引为参考,结合自己听课的笔记、做题的心得,以易错点、难点、常考点为核心,按章节尽可能详细整理全部的知识点。

通过总结让我自己重新构架了章节的知识架构,通篇梳理回忆了全部知识点,并对知识点的定位有了更清楚准确的认识。就好比原来你住的是别人的房子,你住了一段时间时候会发现有各种问题,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索性全部拆掉之后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重新盖一座适合自己住的房子。做总结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也能像十神一样,不翻书就能找出知识点所在书本的页码,你对知识点的记忆会在做题的基础上更加牢固。我自己完成的安全和节能章节的总结,让我在做题时,有95%以上的正确率。假若22年延续21年的出题策略的话,通过详细总结来带的收益会更胜一筹。

6、用好索引,活用索引。

据个人不完全统计,供配电案例考试涵盖的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大概有一万余处。单凭大脑的记忆,完全掌握这么多知识,显然不现实,即便是开卷考试,也并不轻松。所以考试的首要难点便是定位,可以说能够成功定位,便是已经成功了一半。但在知识体系框架尚未完全搭建,自身对知识点又不熟悉的萌新阶段,如何对知识点进行定位,一度是令我痛苦到怀疑自我的最头疼的问题。很庆幸的是,参加纳米课程,在最后都会收到一本集结老师知识精华的索引手册。

索引是在课堂讲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整理浓缩,基本涵盖了案例考试考点的99%。个人有两本,一本是20年参加考试时候买的盗版的,已经被我翻的有些破损了,另外一本是21年参加考试时候发的新的,在细心整理之后随我一同征战考场的手册。

个人强烈建议第一年参加考试的同学,不要等最后发的新版索引,先买一版上年的索引,作为自己平日里做题翻书找定位的工具使用。通过索引,比翻课件能够更快的找到知识点进行定位,在加快做题速度节约时间的同时,更容易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前面说过,这个考试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多一些时间做题,你通过考试的胜算就大一成。同时你还可以把一些笔记、心得、易错点记到索引上,方便后期进行总结使用。等到8月份出新索引的时候,再买一版新索引,把旧索引上面的笔记搬运到新索引上,完成新旧交替和查漏补缺。
我身边有不少同学,直至考试结束,索引都没怎么看过,甚至是全新的。等到考试结束才发现自己找不到的知识点都在索引上时,或因一题之差,最终与证书失之交臂。

7、关于笔记。

之前说了,成功的定位是考试成功的一半,另外一半就是笔记。也许有人会说,我买了标注版的书,还需要做笔记吗。我该怎么建议呢?最好买非标注版的自己做笔记吧,如果你实在时间紧那用标注版的也行,但不代表笔记就到此为止。大体上我的笔记有三种。

第一种就是在上课前,根据老师发的电子标注版,自己在上课前就已经标注在书本上的。

第二种是在听课时候,发现老师讲课时候有标注,但是原先没有标注或者上课老师重点强调,但是你没有的标注。

第三种是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因为错题或者常考点,但是之前没有标注的笔记,或者是其他你觉得有必要记在书上的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点在注考上得到完美印证。你做题越多,你对自己的记忆就越怀疑。提升做题速度的关键,就是你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但是记忆会遗忘,哪怕你再熟悉的知识点,考试时候也会因为临场状态导致你产生偏差,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要相信自己的笔记。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知识点做题的步骤、顺序、各种易错点记在书上,能像傻瓜不动脑子解决的事情,绝对不要在考场上动脑子想。根据笔记按部就班的做题,是考试最高效的得分方式,没有之一。剩余下就只需保证自己不会按错计算器就可以。

8、时间、时间、怎么又是时间?

注电考试的最大敌人是时间,你不光要像前面一样,想尽办法挤出各种时间学习,你在考场上最大的敌人还是时间。不管是知识题还是案例,时间都是非常紧张的。考场上没答完的人比比皆是,平均算来一道知识题单选两分钟,多选三分钟,一道案例题的解答时间只有六分钟,那么该怎么利用时间,或者说我做题达到什么样速度考试才有把握呢?

读题审题找关键字半分钟,定位间一般控制在一分钟以内;翻书看笔记,加上思考,写依据,列公式写过程一至三分钟;计算器计算一分钟。详细点说简单题控制在四分钟,最好三分钟以内;中等题八分钟为限,六分钟以内最好;难题复杂题以十分钟为限,超时宁可放弃,不要恋战。

这里说一个自己不好的习惯,也是血的教训,给各位参考,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读题审题的时候,我自己是倒着读、跳着读。先看题目求什么,在脑海中第一时间搜索知识点定位,然后定位翻书笔记内容,对着公式依次在题干已知中找条件,最后式子列完回头看看题干已知中有没有哪些已知数据没有使用,对于没用的数据思考下是出题人埋得坑还是故意设置的干扰项。如果是埋的坑赶紧找找有没有相关的第二定位,把坑点躲过,如果是干扰项那就可以忽略了(通常都是坑)。在这个过程中,我往往会没注意看到题目中非数据的已知条件,或者说文字性的已知。运气好的,算出来没答案,回头再看题干能找出坑点;运气不好,碰到水平高的出题人就掉坑还不自知了。

9、挑题。

挑题是注考路上决定你成功还是失败的最后一个主观原因了。挑题,顾名思义,挑简单的题做,挑有性价比的题做,挑你会的做,总之就是挑你能得分的题做。上午要挑题,下午更是要挑题。说起来简单,实际做却没想的容易。首先,你要对题目、知识点足够熟悉,你才能够判断哪些题是简单题,哪些题是难题。未必题干长的题就难,题干短的题就简单。其次,做题不要顺序做题,不要和做不出来的题死磕。或许是平日做题习惯了,按部就班的一道一道往下做,有时候还特别有钻研精神,喜欢和一道题死磕。即便是平时练习我也不建议不会做的题,在努力尝试解答无果之后死磕,因为时间很宝贵。

有死磕一题的时间,不如多做几题,太复杂的题考试不是我们第一选择的目标。考试还是多务实,以得分为目标。最后,错题和争议题不要选。注电考试,有错题是难免,发现错题第一时间放弃,不要浪费时间,你很难判断错误的做法是哪种。争议题也不建议选,以选取稳妥的题目来做比较好。比如21年下午第一题,关于照明基准面有争议,虽然我做对了,但是我也不敢选。

10、心态。

这大概是关乎注考最后一个我觉得想分享的经验了。我在考试时候见过心态崩了,在疯狂撕书的;我在考场见过很多考完试心态炸裂,痛哭流涕的,破口大骂的;我还认识直到现在还心态崩了没有恢复的。引用“杏”分享课时候说的,良好的心态,是靠自己平时一套一套真题,模拟题时候练出来的。

前辈的经验诚不欺我,记得做考前第一套模拟卷,下午试卷的时候,上来五道安全题,我今年下了最大力气学习的章节,我最有把握的章节之一,我却一道也不会。默默看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我无奈选择全部放弃。第六道直流题有笔误,我没算出来答案,放弃。第七道,还是直流,还是我最有把握的章节之一,我还是没算出来答案。此时考试已经过去了50分钟,我头上已经冒冷汗了,心态到了崩坏的边缘。我做了一次深呼吸,安慰自己道,或许前面几个题都有问题,但是第七题,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来,这是我原来练过的内容,让我再仔细看看题干,然后我发现了我漏掉的一个文字性的已知条件,很快的算出了结果。后面的事情就变得很顺利,我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做出了近二十多道简单题,然后又用半小时重新回头做前面五道安全题。对于注考,遇到不会做或者做不出来的题目很正常,及时跳过就好,不要影响自己的心态,继续做后面题就好。

注考之路,注定充满着各种荆棘,考前突发的疫情事件,让身处疫区的考生每天备受煎熬,一时之间各种停考的真假消息满天飞,大家每天看着群里的各种消息,除了担心就是焦虑,没有一点学习心思,完全是另外一种诡异的紧张气氛。身处暴风中心的我自然也很担心,但是考试与否不是我能决定,既然如此我还是安心复习,万一能正常考试了,我不会耽误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且从一开始就抱有坚定信念的我,此时除了坚定信念也别无他法。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考,经历了各种风波,终于能够迎来考试的那一天。我也庆幸自己没有因为焦虑和担心浪费时间,如期完成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其实还有很多零碎的心得体会想分享给大家,但是转念一想,其实最核心的内容已经说过了,如果你真的都完全做到了上述的内容,我想你距拿证,只欠东风了吧。

最后感谢纳米教育,感谢十神、感谢于仙、感谢兔子老师、感谢冯老师、感谢海老师、感谢伍老师、感谢努力大大,感谢被我无数次白天夜晚骚扰的各位答疑老师们,感谢一起学习努力的各位小伙伴们,感谢我的家人们。

时至2022年新年之际,祝每位注电考生,新年快乐,顺利上岸!

会员登录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


会员注册

同意用户协议 已有账号?登录